职场精神健康

现代社会中,工作上难免有压力。压力是双刃剑,处理得好压力是推动员工进步的动力;处理不当压力便成了职场伤害。这种伤害是无形的;悄悄来袭时,不仅影响员工表现,更可因此引起其它身体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为消除疾病,而是体格、精神和社会的完整健康状体。然而,在许多职场上,员工健康的定义似乎只注重在生理方面,而员工精神健康却是被忽略的一环。

精神科专科顾问杨申兴医生透露,以我国情况而言,很多情况下员工在职场上的精神伤害只可索得社会保险(SOCSO)赔偿,或清楚列明涵盖精神伤害赔偿的公司保险,否则一般都无法索得私人保险赔偿。

“可见我国普遍对精神健康伤害认知还不足,因而忽略精神健康,但不知道并不等同没有。”

 

歧视和不理解

杨申兴说,过去许多生理疾病都无法正确获得诊断,直到近代医学才逐渐揭开了谜。同样的,人们不了解精神疾病而无法接受它,甚至对该病产生歧视和不理解的态度。

“尤其在职场上,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因害怕他人歧视的眼光,而要求医生开病假单时别列明精神疾病,而以精神疾病所引起的生理状况代之。”医生虽也无奈,但却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能减少受到社会歧视的精神疾病患者的伤害。

杨申兴认为,人们鲜少在职场安全上谈及精神健康原因除了以上谈及缺乏认知,同时,大众也普遍认为精神健康不重要。

普罗大众或许认为工作压力造成的精神损伤不过是诸如影响心情等轻微伤害,其实这些伤害在岁月积累下来便形成无形的工作压力,当压力超标甚至可引起生理疾病如肠胃疾病、心血管疾病,因为心理和生理健康相互影响。

国际上早已开始关注职场精神健康。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职场社会危害”的定义:工作性质管理和工作组织结构性的因素所带来的心理危害。

 

职场危害来自于:

1.工作性质:

如工作太多,工作时间太长,工作自主性太少,员工感觉被欺压,甚至工作环境不佳如封闭的办公室都可对员工心理精神造成影响。

2.就业待遇:

指的是公司提供的保障、福利和升迁机会。当员工感觉付出的努力无法得到同等的回报时,长期处在心理不平衡下,种种不满将积累成精神疾病。

3.组织结构:

则关系到员工与主管之间的关系,上司多体恤和关心员工,可避免员工在心理和精神上受到伤害。开明的公司文化,员工的意见获得赏识和尊重,也将提高员工工作表现,自然不会受到心理委屈。另外,职场骚扰、暴力和歧视也可伤害个人精神健康。

 

平衡工作与生活

当职场危害没有得到改善,长久下来将给员工造成压力。杨申兴表示,健康生活应是工作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当这两者失衡便容易引起心理问题。

根据加拿大一项关于职场精神健康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生活和工作不平衡,有一半的受访者觉得工作压力很大。

当个人承受的压力开始超出他所能负荷的程度,这时,他会出现以下表现:

‧生理:失眠、容易疲累、无精打采

‧心理:焦虑、失望、伤心、恐惧、暴躁

‧行为:逃避(如逃避工作)、暴力(容易与他人产生磨擦、争吵)、意外(记性差而导致工作失误)、滥用药物(以至后来药物成瘾,继而断送工作生涯)

杨申兴指出,滥用药物的道理就与使用信用卡的道理一样,刷卡买东西时很开心,当银行账单来是就痛苦了。同样的,刚开始吃成因药物如摇头丸,感觉就如升上天堂,这是因为药物将体内给你快感的激素多巴胺都逼出来。但多巴胺的库存有限,一旦多巴胺用完了,等待身体再度分泌多巴胺的当儿,便会陷入极度忧郁中,感觉就像从天堂掉入地域。

 

适当压力最好

“但是完全没有压力也并非好事。没压力人会变得懒散、没动力,适当压力最好。”

研究已发现,适当的压力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可是当压力超过个人所能负荷的程度,便可出现反效果,如工作错误连连,甚至因精神不振而导致意外。

他强调,每个人对压力的负荷程度都不一样,因此说明了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工作,一些人会发展出精神疾病,一些人却没问题,全因大家抗压程度不一。

“我们在讨论事情时倾向将原因简单化,比如一名员工在公司自杀,我们将问题归咎于工作压力太大,但是否应该疑问,公司内也有其他员工也有工作压力,却只有一名员工自杀,其中种种原因说不清楚,但肯定的,个人因素是重要的一环。”

个人性格,性别,年龄,家庭背景,是否获得宗教、社会、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和遗传都对个人抗压能力高低有影响。比如,一个性格内向悲观的人较一个性格外向乐观的人较容易患有精神疾病。

 

预防与治疗

预防胜于治疗,杨申兴认为,预防职场精神伤害,首先公司应该提倡员工健康工作方式,包括生活和工作平衡。上司也应多体恤员工,多鼓励员工,并且帮助员工。

此外,员工也可为自己制订维持健康生活的习惯,如定期运动、充足睡眠和健康饮食,学习应对工作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若发现身边自己或身边的人有以上提及的压力过大表现,这时应寻找缓解压力方法。

杨申兴指出治疗压力有3个方面:

1.生理治疗:药物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辅导

3.环境治疗:多参加社会、宗教

杨申兴表示,早期患者很多并不需要专业帮助,找朋友倾诉问题、运动或去一趟旅游放松心情等。

若这些方法都无法改善,这时此人应该寻找专业帮助,可找心理辅导师,学习正确的压力管理技巧、活放松治疗等非药物治疗。

若患者的症状严重如出现幻觉、甚至有自杀倾向;并且症状持久和已经影响功能(包括影响人际关系的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自理的功能。),这时便需要寻找精神科医生帮助。

 

压力太大,如何自救?

临床心理治疗师陈碧霞表示,每个人都有压力,一旦发现自己无法承受压力时,应该适时得到放松,别让压力积累在体内。你不妨这么做:一、从工作方面着手:

‧解铃还须系铃人,来自工作的压力则得从工作调整开始。比如调整与同事之间沟通方式,减少同事间的误会并加强合作。与上司良好沟通工作分配,坦白告诉上司工作量超出了可承担范围。当然,还得以温和的语气和用词,若一口拒绝工作,这样反而会伤了和气。

‧好好安排工作顺序,列出工作清单,将容易干的活列在前面,把需要花时间和能力干的活排在后面。

二、放松法:

‧腹部呼吸法:我们一般只用肺部呼吸,时间短,没达到真正放松的效果。而腹部呼吸法,让空气在体内停留较久,而且肌肉活动少,让身体能够得到片刻的放松。不必等到压力来袭时才做,平日也可多做。

步骤如下:1.身体放松,躺下或坐下。

2.用鼻子吸气,当氧气进到身体直接下去腹部,胀到不能再胀了。

3.肩膀不动,尽量减少肌肉的动作,让身体休息。

4.手可放在腹部,将注意力放在腹部,此刻你至专注在呼吸,不想其他,便可得到宁静。

5.每次做2至5分钟。若没时间可做三次吸气呼气,然后问问自己我感觉较好了吗?感觉好了便可停止,感觉不好可继续再做几次,知道感觉良好。

‧肌肉放松法:抓紧身体某部位的肌肉,如将双手抓紧、或紧紧闭上眼睛,然后放松。此时,便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职场人士经常敲打键盘,双手容易感觉疲累,也可使用此法放松筋骨。切忌每次最多可做两次,避免拉伤筋骨。

三、定期运动:尤其有氧运动如游泳、跑步、步行。

四、健康饮食:少油、少盐、莓果类、黑巧克力、香蕉都有助放松心情。

五、多补充水分:人缺水便容易疲累。

六、适当消遣:多忙都好抽出私人时间放松一下,或打个电话给朋友闲聊,不但帮助自己放松心情也能与朋友联系感情。

 

如何向上司开口?

若精神疾病已经影响了个人工作表现,你需要休息或在工作上做调整时,该如何开口告诉老板“我患有精神疾病”?在大多数职场上,一般都害怕被看成是“神经病”而害怕坦白自己所面对的问题。

首先,改变心态,精神疾病也是一种疾病,它就与糖尿病、伤风咳嗽、发烧感冒、高血压一样。自己不歧视自己,才能更坦荡荡地面对问题。

杨申兴建议,可选择较温和的用词如“心理障碍/压力问题”,或提出正确的精神疾病名称,并提供上司相关的疾病资料和检查报告,详细解释疾病如何影响工作,同时提供解决方案、替代方法弥补不足。

将疾病情况告诉公司的另一个好处是,若发生突发状况,上司和同事知道如何帮助患者。同时,也减少同事间的误会,工作上得到调整和谅解。

 

职场社会心理危害

‧工作性质

例:工作负荷,工作时间,工作的自主性,工作环境

‧就业待遇

例:保障,福利,升迁机会

‧组织结构

例:主管支持程度,公司文化,分配工作,工作欺凌、骚扰,工作暴力、歧视‧工作/生活失衡

 

职场工作压力

症状:

‧生理

例:失眠,食欲减退,疲劳,性欲减退

‧心理

例:焦虑,恐惧,伤心,失望‧行为例:滥用药物,意外,暴力,工作无视

 

长期压力对员工造成的影响

‧身理

例:心血管问题,骨骼肌肉问题,肠胃问题

‧心理

例:精神科疾病(焦虑症,忧郁症),药物成瘾

‧社会/工作/家庭

例:工作辞退/家庭关系/社会问题

 

个人因素:‧性格(完美主义,依赖性,应对能力,好胜心)

‧性别、年龄、家庭背景

‧其他方面的支持(宗教、社会、家庭、朋友)

‧遗传

 

文章来源: 南洋商报

Language

  • English

About Us

Klinik Pakar Dr. Yeoh & Dr. Hazli is  a mental health specialist clinic that provides comprehensiv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community. Our clinic has a team of qualified psychiatrists and clinical psychologists. We strive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mental health services to our clients.

Contact us

+603-9103 0388

+6012-244 0609

31, 31-1, Jalan Damai Niaga 1, Alam Damai, 56000, Cheras, Kuala Lumpur

Contact us


+603-9103 0388

+6012-244 0609

31, 31-1, Jalan Damai Niaga 1, Alam Damai, 56000, Cheras, Kuala Lumpur